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熙宁元年十一月 宋 · 张田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
熙宁元年夏四月十有一日,故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之妃、永康郡夫人董氏以疾终,享年六十有八。
其年十一月二十有八日,祔于尚书之茔。
先期,其谞常州团练判官文效状其事,谓田辱孝肃之遇厚,宜为之志,不敢辞,而书云:董氏之先,源浚流洁,良史著于《春秋》,大儒尊于西汉,厥后文武烜耀,世有显人。
至夫人之曾大父希颜,始占数于洺。
艺祖有天下,以军功累宁州刺史,大门廷浚,内殿崇班
父浩,鄂州武昌
夫人早归孝肃公
初中进士甲科,拜棘平,得大邑,以亲不乐去州里,即弃官归养。
夫人佐公,承颜主馈,内克尽妇道,外不失族人欢心者,盖十三年。
孝肃渐贵,夫人与公终日相对,亡声伎珍怪之玩,素风泊然。
嘉祐末仁宗自用孝肃枢密副使,夫人以恩进永康郡,当入谢椒涂,见未被命服,叹曰:「此见包拯不邀阴幸也」。
亟白赐之。
孝肃薨,夫人扶丧归肥川。
已葬,屏居,阖廷肃然,若严官府。
召老生笃行者,教子于外舍,未尝少假温色,期必能复门户。
暇或阅佛书,以适性理。
包之中外亲不足者,随宜赒之。
非义相干,一丝不与也。
初,孝肃薨,有素丑公之正者,甘辞致唁,因丐为之志,夫人谢曰:「已诿吴奎矣」。
既而谓家人云:「彼之文不足罔公而惑后世,不如却之之愈也」。
此又识有出人远甚。
二子:长曰繶,早卒;
次曰绶,大理评事
二女,一适硖石县主簿王向,一适文效,皆士族佳器。
繶妻崔氏者,□幼卒,且无子。
孝肃与夫人意其盛少,将俾还宗。
崔闻,泣拜堂下曰:「舅,天下名公也,得□□□□毕身足矣,况污家祠、奉蒸尝于先庙之末乎」?
由是卒不去。
田尝为《崔节妇传》,言之详矣。
文效妻尤纯孝,夫人寝疾,与崔未始离席间,药食不亲调不敢进。
逮此,哀瘠有不识之者。
绶方幼,二人素助母姑,鞠爱之若己出然,虽发于天性,抑亦公夫人教之致欤!
铭曰:
孝肃之道,天下不得非。
夫人梱法,孝肃为宜。
孝肃以为宜,人其可知。
乃妇乃子,渐渍有徽。
作兹铭者,实亡愧辞。
南阳张友直、男振同刻字。
按:朝奉郎、守太常少卿直龙图阁、知广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提点□□□公□□□□□□兵马都钤辖、兼本路安抚管勾经略司公事、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张田撰。朝奉郎、守殿中丞、监庐州酒务、骑都尉、赐绯鱼袋钱协书。外生将仕郎、守海州怀仁县令文勋篆盖。(《包拯集编年校补》附录一,黄山书社一九八九年版。以上祝尚书校点)
请先用举到官奏知谏院时作)1043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睹近者降敕节文,委中书枢密院选举主二十人,令举堪充知州通判知县各一员者,盖国家精择良吏之深旨也。
所有内外被举之人,至今未见擢任。
兼访闻逐路转运使,累有体量到州县长吏等,其閒不才贪猥之尤甚者。
欲乞所举人内,先次进用,令往彼冲替。
候人数足日,方议差除,则疲乏之民受害深矣。
况幅员至广,官吏至众,黩货暴政,十有六七。
若有急于用人,以革其弊,亦朝廷之深忧,不可不察。
按:《包拯集》卷二。又见《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三,《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一九、选举典卷五二。
请不用苛虐之人充监司(一 庆历四年七月监察御史里行时作)1044年7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见诸道转运司自兼按察及置判官以来,并提点刑狱等,体量部下官吏,章疏相继,颇伤烦碎。
兼闻审刑院大理寺日近奏案尤多,倍于往年。
况无大段罪名,并是掎摭微累,不辨虚实,一例论奏。
孤弱无援者则按以深文,权势豪猾者则纵而不顾,内则徇一身之利以殖其私,外则窃振职之名以图其进,效尤无耻,惟恐不及。
至有公清守节之人,或不曲事左右,为众所嫉者,即被加诬,构成其罪,遂使守己之士或负终身之玷,可不痛惜哉!
治平之世,明盛之君,必务德泽,罕用刑法。
董仲舒曰:「阳为德为春夏,当和煦发生之时;
阴为刑为秋冬,在虚空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任德不任刑也。
王者亦当上体天道,下为民极,故不宜过用重典,以伤德化
昔暴世法网凝密,动罹酷害,下不堪命,卒致溃乱。
《老子》曰:「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臣愿圣明鉴于此言而无忽焉。
方今民力凋残,国用窘迫,若乃专用刻薄好进之吏,则民不聊生,窃恐非国家之福也。
虽朝廷累降诏命约束,罕或遵禀。
此弊不去,为患寖深。
欲望圣慈宣谕执政大臣,应转运、提刑等并令精选廉干中正之人,以充其职;
苛细矫激之辈,屏而不用,天下幸甚。
按:《包拯集》卷四。又见《国朝诸臣奏议》卷六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三,《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一九、祥刑典卷一○。
请不用苛虐之人充监司(二 庆历四年八月作)1044年7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先曾上言,以诸道转运使自兼按察及置判官以来,并提点刑狱等,体量部下官吏,颇伤烦碎。
审刑院大理寺奏案尤多,倍于往年,况无大段罪名,并是掎摭微累,不辨虚实,一例论奏。
此盖茍图振举之名,以希进用之速尔,遂使天下官吏各怀危惧。
其廉慎自守者,则以为不才;
酷暴非法者,则以为干事。
人人相效,惟恐不逮。
民罹其患,无所诉告,殆非陛下委任之本意也。
其被体量之事,或智虑所不及,或人情偶不免,若非切害,亦可矜悯。
虽欲改过,其路亡繇,岂不痛惜哉!
兼访闻天下茶盐酒税,逐处长吏曲徇转运使之意,以求课额羡溢。
民则例遭配买,商旅则倍行诛剥,为国敛怨,无甚于此。
且朝廷设按察、提刑之职,盖欲去贪残之吏,抚疲瘵之俗。
今乃务为苛细,人不聊生,窃恐未为国家之福也。
比者幸属郊禋盛礼,大霈庆泽,欲乞于敕书特行约束,凡官吏先被体量者,情非重犯,咸许自新,后或不悛,必置于法,庶使悔过之人免负终身之累。
其诸处茶盐酒税,亦乞除元额外不得擅增课利,搔挠人户。
应系自来诸般调率,且乞权罢,以安海内生灵之心,伏望圣慈少赐省察。
按:《包拯集》卷四。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一九、祥刑典卷一○。
请不修上清宫庆历三年十一月1043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包拯集》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十一月初二日夜上清宫火。
谨按《春秋传例》曰「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汉书·五行志》曰「人火、天火,同为灾异」,皆以朝廷政令参验得失而劝戒焉。
说者曰: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则火得其性;
若信道不笃,或耀虚伪,则火失其性,自上而降,滥燄妄起,是为火不炎上。
上清宫者,乃祖宗修建以崇无为之德,今火燔之者,岂焚修之人不务精洁,以副陛下严奉之旨乎?
不然,其天意垂诫于陛下乎?
固宜励精治道,谨修人事,以答天变可也。
风闻道路云:陛下存留道众,似有缮修之意。
未辨虚实,咸怀危惧。
况天下多事,调发旁午,帑藏未实,边鄙未宁,岂可先不急之务,重无名之率哉!
宫观之兴,自于唐室,非古制也。
若谓先圣真容理当钦奉,则景灵宫会灵观殿宇宏壮,可以奉安。
愿陛下推仁慈之德,念疲敝之俗,且务安之之理,岂忍重困之也!
然外议纷纭,颇甚惑众,欲乞特降诏告谕,以安众心。
按:包拯皇祐二年四年知谏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四庆历三年十一月丙寅上清宫火」注:「监察御史包拯有章乞勿修。」据改。
孝肃包公祠堂 北宋 · 张瑰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八
庐江,古建国也,历世千年,其贤士大夫名于史者,吴周瑜一人而已。
宋有天下,复逾百岁,其名于时者,若皇甫君选之学识,不及于显;
马忠肃公亮之材术,不尽其用;
其全者,包孝肃公拯一人而已。
公行也备,才也果,言也诚,志也忠,自初仕逮于考终命,其节未尝少衰变。
昔之君臣际遇,道合计从者有之,或不能知人,或耻所改为,或蔽于旁近,或未识统纪,谗入则见远,拂欲则生忿。
观公平居进益廷争之语,人能道之,任刚肆直,虽鼎镬在前,植若自守,闻者为其悚然。
而仁庙乐闻直谏,容纳是止,无一毫芥虿,始卒听用者,自尧、舜、文、武而下,仁庙一人而已。
公之行事,请视国录,公之文章,请视家集,此不复书。
公昔为乡郡,有佛寺曰兴化寺僧仁岳被公遇,今以其居之西偏屋辟而为祠,立公之像,白于州
州询诸士,士曰然;
询诸民,民曰宜;
乞辞于守,守固曰无愧。
其旧政遗惠,不待称而可知,故略。
噫!
礼所宜祀,公孰易焉!
治平三年八月望翰林侍读学士左谏议大夫、守合肥郡事滁州全椒张环记。
按:《包孝肃公奏议》附录,明刊本。
宋故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志铭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
宋有劲正之臣曰包公,始以孝闻于州闾。
及仕,从(下缺九字。)立于时,无所屈□,举有明效。
其声烈表爆天下人之耳目,虽外夷亦服其重名。
朝廷士大夫达于远方学者,皆不以其官称,呼之为公(下缺十字。)其县邑公卿忠党之士,哭之尽哀,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相属也。
公讳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
天圣五年进士甲科,初命大理评事、知建昌县
时皇考刑部侍郎家居,皇妣亦高年,乐处乡里,不欲远去,公恳辞为邑,得监和州税。
和邻合肥,皇考、妣犹不乐行,遣公之官。
(下缺二十五字。)终养
积数年,皇考、妣继以耆终,公居丧,毁瘠甚,庐墓终制。
□服除又二年,方调知扬州天长(下缺三十二字。)割牛舌,盗即款服。
进丞大理,代还,知端州
岁贡砚,前守率数十倍取之,以其(下缺三十三字。)□还(下缺九字。)东排岸司,裁数月,御史中丞王公拱辰援唐制,乞增置御史里行,遂拜公监(下缺三十一字。)当选将练兵。
国任宰相,系时安危,当取天□□议,凡十数事。
时边郡有(下缺二十六字。)深然(下缺十字。)河北河东所籍民兵,以户上下,故多隐□,如约李抱真之法,以丁(下缺二十六字。)治□矣。
选使契丹国
虏中神水馆之□舍,传有凶怪,人莫敢居。
前此数日,有三驺入其间(下缺二十八字。),为京东转运使
未几,改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府西路转运使,诏许朝觐。
既辞(下缺三十一字。)包拯陕西,当得金紫,亟令赍赐,行次华阴,受服焉。
河北路,未行,擢为户部副使
尝奏事,上(下缺二十九字。)持政之仁暴,惟在薄赋敛、宽力役、救灾患,慎行三者,则衣食滋殖,黎庶蕃息矣。
上深然之。
皇祐二年(下缺二十八字。)承祐贪暴不法,公力疏,褫其宣徽使南京留守,以散节为许州兵马都部署
典祀明堂恩,迁兵部员外郎(下缺二十四字。)景灵宫,同群牧制置,□领四使,群议汹汹。
公与同列及御史偕上极谏,事未即改,疏复连入,遂罢尧佐宣徽景灵宫(下缺二十五字。)其忠恳,因定□后妃之家不得任二府职事。
又写上魏郑公三疏及条七事,其论□奥,深补于时。
四年,进龙图阁(下缺二十三字。)无事时用不馀,请移屯内地,以省大费,事寝不报。
至是,复陈其数,欲诸州才足城守外,屯泊之兵□俾还营,或散处垒(下缺二十一字。)之患,议者复谓戍兵不可骤损,则可训练曩所置义勇十八万,教义勇以秋、冬三月番休按阅,补以糇粮,岁费不过屯兵一月(下缺十七字。)甚明。
上意向之,大臣议不合,乃止。
数月,徙高阳关路都部署安抚使、知瀛州
自讲和契丹,北边为无事,守将以宴嬉馈遗为称职(下缺十九字。)
约其经用,罢公钱贸易。
籍一路吏民所逋负、积岁不能偿者十馀万,尽奏除之。
以丧子,丐便郡,得知扬州,旋改庐州
公性严毅(下缺十二字。),莫不□服。
刑部郎中
至和二年,坐保任非其人,降兵部员外郎、知池州
明年,还旧官,徙知江宁府
俄召归,进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
(下缺十六字。)却不得径至庭下,因缘为奸。
公才视事,即命罢之。
民得自趋至尹前,无复隔阂。
有讼贵臣逋物货久不偿者,公批状俾亟偿,贵臣负(下缺十五字。)置对,贵臣窘甚,立偿之。
中人有构亭榭盗跨惠民河壖表识者,会□诏书,废墀便河壖庐舍,完复旧坊。
中人因言地契如此,公命(下缺十五字。)丈馀,得河壖表识,即彻毁。
中人皆服,遂坐□官。
尝有二人饮酒,一能,一不能饮。
能饮者袖有金数两,恐其醉而遗也,纳诸不能饮者(下缺十三字。)曰无之。
金主讼之,诘问不服。
公密遣吏持牒为匿金者自通,取诸其家。
家人谓事觉,即付金于吏。
俄而吏持金至,匿金者大惊,乃伏(下缺十五字。)理检使
公之总风宪,法冠白□□立,□然有不可凌之势。
其所排击,曲中理实,怀阴邪之机牙□敢妄发。
至于时事,多所建(下缺十字。)使提点刑狱,以职事御史府自举属官;
谏官、御史不避二府
荐举之人,待制以上得至执政私第;
损休假之日:皆自公发之。
理检例为空名,及公(下缺九字。)咸为□正。
四年,除枢密直学士、□□□使。
异时管利柄之臣概以丰财为意,公所莅职,常急吏宽民,凡横歛无名之入,多所蠲除,剖析裁量,转虚为(下缺八字。)计□旧库务所须官物科于郡县,贾增数□□费称是。
公为置官场和市,民无科调之扰,物无虚直之耗。
剑南酒户岁入□布四十馀万匹,甚患其(下缺五字。)用之□□十馀万,吏员失官缗帛,触罪罟,械系或数□□,不能自存,或逃亡远地,其□□公皆释之,与为期以输,率如期至。
三部诸司所举吏承前判(下缺七字。)用,公悉得当举之官□□□得自举。
六年,迁给事中,充三司使,数日,迁拜枢密副使
公之举止,以义以正,达于几微,敷奏明辨,屡引大体,裁国论之当(下缺七字。)(下缺六字。)假于人,正色昌言,时望弥洽,上所倚重,体念备至。
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以归,上遣使赐良药。
辛未,遂以不起闻。
车驾(下缺十二字。)才五岁,上顾见,惨怆久之,谕左右曰,包拯公(下缺十一字。)御寺傍,吊赐交至。
公幼则挺然若成人,不为戏狎。
长弥勖厉,操守(下缺八字。)交游□□书无所不览,至于辅世康民,致君立节,可以训臣人之失。
(下缺七字,)为国家事,词严气劲,件析明白,闻者莫不竦然服从。
(下缺十二字。)时尝令典客张宥雄州新开后门,诱纳亡叛,探(下缺十五字。)也。
假令雄州欲刺知此事,自有正门,何必侧门(下缺六字。)为言,本朝岂尝问涿州开门耶?
虏意沮,不敢复言其(下缺九字。)(下缺八字。)使,每以平□科输□□厚取于民,或水旱之灾(下缺七字。)田租必改动之,裕于民而后已。
广平两监牧地占邢、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多濒漳水(下缺七字)
民得自占,岁入得粟六十馀万。
群牧司复视其(下缺七字。)奏言:为政夺民膏腴为不牧之地,非仁厚之意。
诏以还民。
庆历初范宗杰奏榷解州盐,官自置场,列置县所鬻之。
转盐诸郡,吏承其役,破产者不可胜数(下缺六字。)
议者皆言其非。
诏公往视,且经画之。
公请复通商旧法,迄今为便。
又奏罢秦陇所科钭谷造船材木数十万□□□所赋建河竹木亦数十万(下缺十一字。)司专得天下逋负。
公承诏除数十年追胥未入者,总一千二百万。
公虽甚疾恶,至人有□□推以恕心故其□严而无(下缺八字。)君子(下缺九字。)前朝名臣。
既没,其嗣亦陨。
公少为筠所知,及亲近恳请以筠族孙为其嗣之后,丐还田宅,从之。
公言治乱兴衰之迹,与人论辨(下缺十七字。)公守法持正,敢任事□,凛凛然有不可夺之节,盖孔子所谓大臣者与。
前后奏议为十五卷,皆援据古谊,究□时病,□德者之言。
公曾祖(下缺十二字。)氏追封荥阳郡太夫人
祖讳士通,赠太子少傅
祖妣宣氏,追封冯翊郡太夫人
皇考讳令仪,赠至太保
皇妣张氏追封□阳郡太夫人
初娶(下缺十一字。)郡夫人
子繶,太常寺太祝,先公卒;
綖,五岁儿也。
天子念公之忠,录綖为太常寺太祝,及官其族子若孙(下缺六字)
女适陕州硖石(下缺七字)
国子监主簿文效。
以公之薨,朝命效为保信军节度推官,俾护丧归。
即以嘉祐癸卯八月癸酉日,葬公于合肥县乡公城里。
铭曰:
□□□□公(下缺七字。)德行□躬。
竭力于亲,尽瘁于君。
峻节高志,凌乎青云。
人或曲随,我直其为。
人或善容,我抗其辞。
自始至终,言行必壹(下缺二十三字。)
公。
忧国□□,视民哀恫。
念虑所至,声乎无穷。
维仁能力,维义能果。
大奸必摧,不顾细琐。
大义□发,每(下缺二十六字)
止,能大其职。
弗克远图,昊穹胡啬。
维公逝殁,圣主咨嗟。
多锡秩物,厚抚其家。
都人感怆,及乎□□为臣(下缺十四字。)万□□□。
惟令名之皎洁,与淮水而悠长。
按:安徽省博物馆藏拓片。又见《包拯集编年校补》第二六○页,《安徽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卢茂村供稿并校点)
陈立法委员念慈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真趣寄濠濮之间,老去师丹,浑忘近事;
直声动淮淝以下,上希孝肃,犹见遗风。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陈念慈待考
濠濮之间:濠:濠水,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濮:濮水,源出河南封丘县,流入山东境内。《庄子》记有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和庄子垂钓濮水的事。可参考“濠濮间想”,"濠濮间想"谓逍遥闲居、清淡无为的思绪。出自《世说新语》中东晋简文帝华林园“濠濮间想”的故事:“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
老去师丹,浑忘近事:典出“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师丹。”(刘克庄《水调歌头·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师丹?-5年),字仲公西汉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臣、政治家。《汉书·卷八十六·何武王师丹传第五十六》:丹老人,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
淮淝:淮水淝水的合称。疑切家乡。
孝肃包拯谥号孝肃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
笺:民国倪星垣倪瑞西联:
笑我师丹常忘事;
羡君张籍不盲心。
包孝肃奏议绍兴二十七年九月 南宋 · 吴祗若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皕宋楼藏书志》卷二五
孝肃包公,名塞宇宙,小夫贱隶,类能谈之;
第其平昔嘉谟谠论,关国家大体者,虽󲦤绅閒或未尽闻。
庐江毗陵胡公彦国、倅建安章公籍,一日相与言曰:「此邦素多奇士,如包公实閒出也。
惜其后无显人,弗克为之发扬」。
因搜访遗稿,欲传之为不朽计。
有摄助教苏林进曰:「林旧藏公《奏议集》十卷,亡于兵火;
今淮左总司属官徐公修家有是本,请往求之」。
遂不远数百里,手抄以归,前所谓嘉谟谠论,悉粲然在目矣。
帅倅得之,喜曰:「兹可以广吾志也」。
乃俾祗若是正讹谬,镂板郡学,且命录公传及祠记、逸事附于末。
其好贤乐善之诚盖如此,不可以不识。
绍兴二十七年九月望日,左修职郎庐州州学教授括苍吴祗若书。
按:《包拯集编年校补》附录,黄山书社一九八八年校点本。
孝肃包公奏议跋淳熙元年五月 宋 · 赵磻老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二、《皕宋楼藏书志》卷二五
孝肃包公《奏议》十卷,绍兴閒胡帅治庐,以公本庐人,丘墓祠堂在焉,命置板郡学
艰难悉为煨烬,独岁时烝尝之奉得不废祀典。
淳熙元年春,郡既肇新学宫,别作公像,迎致于东序,惧其书之弗传,将敬慕有时而怠,乃访旧本于学正汤氏家,教授霅川吴公芸又从幕属番阳辛氏所藏补亡书七篇,是正讹谬,及遗脱计二百八十六字,遂为缮本,锓版以附新学。
或公之道未坠于地,读者必慕其为人,且以遗君子之乡,知名节取重于世,尚友先烈,庶几乎遗风之不泯,是磻老区区建学刊书之意也。
淳熙元年夏五月,书成,合肥假守东平赵磻老敬书其后。
按:《包拯集编年校补》附录,黄山书社一九八九年版。